日期:2025-09-12
本文转自:农村大众报
在南宁市兴宁区文化馆,体育老师指导小学生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。 新华社发 |
青少年时期是身体发育与心智塑造的关键阶段,适量运动能促进骨骼生长、增强肌肉力量、提升心肺功能,全方位促进身体发育。同时,运动还是调节情绪、缓解压力的良方。暑假期间,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条件,帮助孩子科学合理运动。
选择运动方式
常见的适合孩子的运动方式有以下几种:
跑步是一项锻炼耐力的运动,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增强体能,还能提高心肺功能和免疫力。
篮球常涉及跳跃这一动作,有利于促进儿童骨骼发育,还有助于儿童灵敏反应、速度等身体素质的发展。
足球可以调动身体各系统,能使人的心肺功能、耐力以及肢体协调性等身体机能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,对超重、肥胖儿童的体重控制具有正向影响。
乒乓球运动负荷适宜,内容简单,还可以提高眼睛调节的灵敏度,缓解眼部疲劳,帮助预防近视。
羽毛球是一项集力量、速度、柔韧、耐力和身体协调性等多方面能力于一体的体育运动,能提高儿童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、静态动态平衡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。打羽毛球还能有效缓解儿童青少年的视疲劳症状,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。
健美操集音乐、舞蹈、艺术于一体,动作简单,实用性较强,不仅可以让身体更加健康,身材更加健美,也能陶冶情操,提升审美情趣。
跳绳是一种全身性的有氧运动,可以提高肌肉灵活性,对于儿童的骨骼生长有积极作用。
注意运动强度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6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,平均每天至少进行1小时的有氧运动,每周至少有3天进行高强度的有氧运动。
运动增强体质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,需持之以恒,才能有效果。
体育锻炼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,运动量要逐渐增加。突然的高强度剧烈运动会导致乳酸堆积,造成肢体疼痛,甚至出现肌肉溶解,影响肾脏功能。孩子应根据自身情况,适度运动。
避免运动损伤
儿童青少年要了解运动损伤的风险,并采取预防措施,例如,适当热身、保持正确的姿势、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等;可以使用保护装备,如护膝、护肘、护踝等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;还应加强对运动技能的学习,了解正确的技术动作和战术策略,以更有效地进行运动。
篮球运动过程较为激烈,对体能要求较高,为预防运动损伤,进行体能训练是十分必要的。篮球运动中,踝关节、膝关节、腕关节与指间关节发生损伤的概率相对较大。针对这些特点,在体能训练中,要重点进行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关节的力量、耐力、速度、柔韧、灵敏和协调训练。
足球运动损伤主要集中于下肢的膝关节、踝关节、大腿和小腿等部位。对此,要提升速度、力量、灵敏、平衡、柔韧和心肺功能等身体素质,尤其是要加强下肢膝关节、踝关节和腿部肌肉力量的训练。
羽毛球运动中,应改善外部环境,确保运动场地安全,没有明显的障碍物和危险区域。
如果孩子想体验滑冰等体育运动,应有专业的教练指导,并佩戴好保护装备,如护膝、头盔、护臂等。
跑步应该选择在田径场或地面平坦的场地,避免因运动场地不平而摔倒或扭伤踝关节。跑步前可先做热身运动,佩戴好护膝、护踝。
如果运动中出现疼痛或者外伤,应立即停止运动,患肢制动、冷敷,及时去医院就诊。
(据《学生健康报》)